第(2/3)页 萧景立于原地,眉梢几不可察地一挑,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玩味。 他如何不知,胤帝如此急切地抛出第二题,无非是想借这棘手的难题转移视线,让他忘了与秦纲的赌约。 他心中冷笑,这账他记下了,待到考核结束,再清算不迟。 短暂的沉寂后,依旧是洛清柠率先出列。 她微敛裙裾,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:“父皇,儿臣以为,钱荒之根,在于民生多艰,货币流转凝滞。 与其与民争铜,不若宽政养民。可适当减免部分赋税,尤其以实物抵税,减轻百姓需铜纳赋之压力。 同时,严惩地方豪强囤积铜钱、私铸铜器之行为,令铜钱自然回流市面。此乃固本培元,疏通脉络之法。” 她的答案,秉承了她一贯的风格——仁政、宽和,着眼于减轻百姓负担。 几位清流老臣听得频频颔首,面露赞许。 此法虽无法立竿见影,却也中正平和,合乎儒家治国之道。 胤帝听罢,面上无喜无怒,只淡淡说了声:“嗯,宽政养民,亦是常理。” 他不做过多点评,目光已转向了洛宁。 宁王洛宁心领神会,整了整衣袍,意气风发地迈步而出,声音洪亮,显然早已成竹在胸: “陛下!二皇姐所言,虽是仁政,却未免缓不济急!儿臣以为,当用重典,行快策! 朝廷应立即下旨,严禁民间使用、持有超过规定重量的铜器,所有铜料,无论寺庙钟鼎,还是百姓家藏,除祭祀礼器外,一律收缴归官,用于铸钱! 如此,铜料立时可得,新钱旋即能铸,钱荒之困,顷刻可解!” 此策一出,方才那些点头的清流们顿时皱起了眉头。 这简直是与民争利到了极致!强行搜刮民间铜器,必致怨声载道,此举与强盗何异? 然而,胤帝却微微颔首,脸上竟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之色。 第(2/3)页